11月16日,建安区法院灵井法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当事人及证人均是“00”后小伙。开庭过程中,原告李某提交的支付宝的聊天记录值得玩味,证据显示是“挚友王某”,正是这位挚友,让李某头疼不已。
据了解,李某、王某及证人李某文均系许昌老乡,在合肥一电器厂打工时相识,在同一宿舍居住,异乡同厂打工的三位“00”后小老乡迅速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结果这位出现在李某支付宝“挚友”分类项里的王某却玩起了借款套路。
“拍胸脯”,2020年7月9日,王某称有急事需要钱,从李某处经转账借了3000元,7月16日,又借了3000元,同日又还给他3000元,打电话时胸脯拍得啪啪响,“哥,放心吧,我肯定按时还。不过你还得再给点应应急啊”。于是李某又于20日、21日分别借给王某3000元、6000元。“拍脑门”,到了承诺的还账日,失联多天的王某出现了,拍着脑门连称忘了忘了,请求李某再宽限几日并保证必定按期还款。“拍屁股”,到厂里工资发放日,李某一再催要,王某不但不见面,连微信也不再回复,因为疫情停工早未在一起居住的王某失联了,只剩下了“挚友”分类项里不再活跃的头像......本案因被告王某经依法传唤未出庭参加诉讼,按缺席审理,择日宣判。
法官提示:他乡遇挚友,交往需谨慎,人立世凭信,莫伤耿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