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,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,建安区法院立足自身工作实际,推出十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,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贴心的诉讼服务,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一、畅通立案渠道。依托网上立案平台,依法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和立案容缺制度,严禁有案不立、控制立案、拖延立案。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,七日内审核立案,材料需要补齐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。
二、强化诉源治理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“1+3+5+X”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为指导,完善与乡镇司法所、村(社区)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的诉调对接机制,助推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、物业纠纷等常见多发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。
三、加强普法宣传。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主线,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,常态化开展法院开放日、送法进校园活动,加强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,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校园霸凌行为。
四、健全执行机制。加大执行公开力度,在财产查控等重要节点实时向申请执行人公开执行信息,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坚持善意文明执行,加强对被执行人失信名单库的动态管理,对全面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删除失信信息,修复其信用。
五、优化诉讼服务。以诉调对接中心为平台,切实提升诉前调解效果,强化“如我在诉”服务意识,打造诉讼服务特色品牌,进一步优化诉讼费网上退费服务,实现诉讼费网上自动退费。
六、深化司法公开。邀请区人大代表等参与执行、旁听庭审,依托建安区法院微信公众号平台,发布以案释法典型案例,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新风正气。
七、规范司法建议。针对审判执行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,及时提出司法建议,并支持、配合、监督被建议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,推动司法建议落地见效。
八、提升审执质效。以服务群众为宗旨,繁简案件精准分流、诉调对接精准有力、执行行为规范合法,进一步推动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。
九、营造法治环境。以优化涉企指标为导向,加快清理长期未结案件,降低涉诉企业解纷的时间和成本,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
十、保障律师权利。畅通律师网上提交材料渠道,在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设立“智能云柜”,方便律师线上线下递交材料、联系法官。
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
2024年8月13日